
-
電話:02788163008電話:18607130684
-
微信:CWSW2017
-
QQ:QQ:1458231755
-
郵箱:cwsw2017@163.com



一、病害
(一)黑斑病
1、癥狀:主要為害葉片、葉柄、花梗和種莢。多發生在外葉和外層球葉上。初期產生小黑班,溫度高時迅速擴大為灰褐色圓形病斑,比白菜黑斑病病斑大,輪紋不明顯。葉上病斑多時匯合成大病斑,致使葉片變黃、干枯。莖、葉、梗染病多呈縱條形、具黑霉。
2、侵染途徑及發病條件:病菌在病殘體、土壤中及留種株、種子上越冬。成為來年初侵染源。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侵染,使病害漫延。病菌在10-35℃都能生長發育。適宜溫度比較低為17℃左右。一般在甘藍生長中后期遇連陰雨天氣發病嚴重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選用抗病品種。
(2)用種子重量的0.2%樸海因拌種,或用52℃溫水浸種15分鐘,晾干后播種。
(3)地膜覆蓋高畦壟作。及時清理田間病株及病殘體,搞好田間衛生。
(4)藥劑防治:發病初期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、或用2%的農抗120水劑200倍液、或10%寶利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或69%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、或50%樸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噴霧,連續防二次。
(二)霜霉病
1、癥狀:主要為害葉片。病斑初為淡綠色,逐漸變為黃色至黃褐色、或暗黑色至紫黑色,中央略帶黃褪色稍凹陷斑。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。溫度大時葉兩面生稀白色霉狀物,嚴重時病斑連成片,致葉片干枯。
2、侵染途徑:病菌在植株病殘體上及土壤中越冬。種子也可帶菌成為來年初浸染源。次年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在多種寄主上進行再侵染。當平均溫度16℃左右,相對濕度高于70%,連續陰天,該病就有可能迅速蔓延。植株在幼苗期相對較抗病,在蓮座期至包心期容易發病。如果當年前期干旱發生病毒病,播種早、蹲苗時間長,植株衰弱,又遇忽晴忽雨,悶熱高溫天氣,即易發病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選用抗病品種。
(2)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進行二年以上輪作。土壤深翻曬土,當年栽培結束后,認真清理病殘葉,搞好田間衛生。
(3)合理密植,加強肥水管理,促使植株生長健壯。控制田間濕度。
(4)藥劑防治:用種子重量的25%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。用40%乙磷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、或50%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-1000液、或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72.2%普力克水劑600-8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噴霧。交替輪換使用。
(三)軟腐病
1、癥狀:一般發生于結球期。初在葉片或葉球基部出現水浸狀斑,外層包葉中午菜萎蔫,早晚恢復,數天后外層葉片不再恢復,病部開始腐爛,葉球外露或莖部逐漸腐爛,葉柄或根莖部的組織呈灰褪色軟腐,嚴重的全株腐爛發出腥臭味。
2、侵染徐徑及發病條件:軟腐病為細菌性病害。病菌在田間病株、種株、或病殘體、土壤及未腐熟的肥料中越冬。通過灌溉、雨水、肥料和昆蟲傳播,從植株傷口、裂口侵入。當菜青蟲、根蛆等害蟲發生多時,或人為田間操作造成傷口多時,為病菌入侵創造了條件。一般外葉葉柄傷口多,多為病害入侵的主要途徑。結球甘藍結球后遇到低溫,多不利于傷口愈合更有利于發病。管理粗放,蟲害防治不及時,蹲苗過度,澆水過量、根系生長弱常發病嚴重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選用抗病品種,適期播種,施用腐熟肥料。
(2)采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,搞好田間衛生,及時處理田間病株及病殘體。農事操作避免造成大量傷口。
(3)及時防治傳病害蟲。
(4)藥劑防治:用72%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-4000倍液,或用新植霉素4000-5000倍液或70%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-1000倍液噴霧或灌根,連防2-3次。
(四)病毒病
1、癥狀:葉片產生褪綠近圓形斑點,后整個葉片顏色變淡或成為濃淡相間的綠色斑駁。成株染病時除嫩葉出現綠色斑駁外,老葉背面有黑色壞死斑點。病株結球晚且松散。
2、侵染途徑及發病條件:病毒可在越冬植株及雜草上越冬。來年由蚜蟲傳播到春夏多種蔬菜上為害。高溫干旱對幼苗生長不利,而有利于蚜蟲繁殖和傳播,故發病重。結球甘藍播種過早,蚜蟲群集在幼苗上,再加上管理粗放、土壤干燥缺水、缺肥容易發病。病毒病與霜霉病的發病有一致性,即病毒病發病嚴重,霜霉病也重。反之,病毒病輕、霜霉病也輕。這兩種病的發生與氣候、管理水平有很大關系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選用抗病品種。
(2)適期播種:不宜過早,避開高溫及蚜蟲猖獗季節。適時蹲苗,蹲苗期不可長。加強植株管理。
(3)苗期防蚜至關重要。田間設黃板誘殺。用50%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-3000倍液,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-3000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-3000倍液,或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治蚜。
(4)藥劑防治:發病初期噴灑20%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或1.5%植病靈乳劑1000-1500倍液、或抗毒劑1號水劑250-300-倍液噴灑,連續噴2-3次。
(五)黑腐病
1、癥狀:主要為害葉片、葉球或球莖。病菌由水孔侵入的引起葉緣發病呈倒“V”字形黃褪色病斑。由傷口侵入的可在葉片任何部位形成不規則形的灰褪色病斑,邊緣有黃色暈圈。病斑向兩側或內部擴展致葉片變黃或枯死。病菌侵入基部維管束后,逐步漫延到球基部或葉脈及葉柄處,引起植株萎蔫,不再復原。剖開球莖可見維管束變黑或腐爛,但無臭味。干燥條件下球莖黑心或呈干腐狀,區別軟腐病。
2、侵染途徑及發病條件:病菌在種子、植株殘體及土壤中越冬,成為來年初侵染源。來年種子上的病菌侵染幼苗,成株病菌通過農事操作、澆水等傳播侵染為害。高溫、高濕、連作或偏施氮肥地塊發病嚴重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可選用抗病品種。
(2)種子消毒:溫湯浸種或藥劑拌種。
(3)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倒茬三年以上。
(4)加強管理:施用腐熟有機肥,配方施肥,田間作業減少傷口,發病后勿大水漫灌,收獲后認真清理病殘株,搞好田間衛生。
(5)藥劑防治:72%農用鏈霉素4000倍、新植霉素4000倍液、47%加瑞農800倍液、或77%可殺得600倍液、或14%絡氨銅水劑350倍液噴霧。
二、蟲害
(一)菜青蟲(菜粉蝶)
1、為害特點:主要為害葉片,2齡前幼蟲啃食葉肉留下透明的表皮。3齡后蠶食整個葉片,造成許多孔洞,嚴重時只剩葉脈,葉片多受損,影響植株生長發育和結球。蟲糞污染葉球,降低商品價值,造成作傷口還能導致軟腐病發生。
2、生活習性:東北、西北、華北冷涼地區可發生4代。以蛹潛伏于樹干、雜草、殘株、墻壁屋檐下越冬。翌年4月初開始羽化,邊吸食花蜜邊產卵。在溫度20-25℃,空氣相對濕度76%左右條件又孵化出幼蟲為害。其發育期要求與甘藍類作物發育溫濕度接近,故形成春、秋兩個為害高峰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作物收獲后,清理殘體,搞好田間衛生,減少蟲源。
(2)幼蟲2齡前噴灑蘇云金桿菌(BT乳劑)500-1000倍液,或蔬果凈200-800倍液,或25%滅幼脲3號懸浮劑100倍液,或2.5%功夫乳油2000倍液,或印楝素、川楝素、苦皮藤素等生物農藥噴霧。
(二)蚜蟲
1、為害特點:多以成蟲、若蟲群集于葉片背部,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失綠發黃,嚴重時葉片卷縮枯萎。更主要是傳播病毒,造成多種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病毒病發生。
2、生活習性:一般在春秋季各發生一個高峰。春季溫度升高蚜量增大。入夏后氣溫過高抑制其繁殖,秋季氣溫逐漸降低,再度大量發生為害。以成蟲和若蟲在雜草根部越冬。部分在冬季溫室蔬菜上繁殖為害。
3、防治方法:在病毒病防治中已介紹了有關蚜蟲防治方法,可參照執行。
(三)小菜蛾
1、為害特點:可為害白菜、甘藍、菜花、蘿卜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。主要為害葉片。初齡幼蟲僅取食葉肉留下葉表皮,在菜葉上形成透明的天窗。3-4齡幼蟲將菜葉取食成孔洞,嚴重時成為網狀。
2、生活習性:蘭州地區一年發生4代。5-6月和8-9月出現兩個為害高峰期。幼蟲活躍,遇驚時扭動后退,或吐絲下垂 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小菜蛾有趨光性,在成蟲發生期每15畝放置一盞頻動式殺蟲燈或黑光燈,用以誘殺成蟲。
(2)藥劑防治:
①、卵高峰至2齡前用BT500-1000倍液,或卡死克乳油1500倍液,或苦參素殺蟲劑1000倍液,或復合楝素殺蟲劑1000倍液,或印楝素800-1000倍液噴霧。
②、化學藥劑:由于小菜蛾發生嚴重,近年使用農藥多,故產生了抗藥性。可用5%銳勁特(氟蟲晴)懸浮劑2500倍、50%寶路(殺蠅隆)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液,20%丙溴磷乳油500倍液等在幼蟲孵化初期至2齡期交替使用。對磷制劑和氨基酸酯類農藥產生抗藥性,避免使用。